灰霉病防治技术-凯时娱乐

凯时娱乐-凯时app  
网站地图
 


 技术指导

灰霉病防治技术
发布日期:2011-01-19
    灰霉病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很少发生,但在设施内栽培,因其室内湿度高,多种作物发生此病,且危害严重。设施棚室内灰霉病之所以发生严重有以下原因:
    1、为害范围广。多种蔬菜都会遭受该病的为害,简单的轮作难以减少病菌的来源,反而由于连年的种植,造成病原菌的积累。
    2、生长周期短,产生孢子量大,在16~20℃的适温下,易飞散。在病部,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灰色霉层即灰霉孢子,孢子产生的湿度在96%,适温在20~30℃,在棚室内的条件完全适合孢子的大量发生,尤其是在盛果期。
    3、病菌寄主广泛,病菌能以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、越夏,还可以在有机物上腐生,作为病源侵染下一茬作物,所产生的菌核还会落在土壤中,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,产生菌丝体传播侵染,无法彻底清除病源。
    4、温室大棚生产连续,一年内几次栽植,造成寄主与寄生物连续衔接,给病原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。
    5、灰霉病菌易变,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,并且在某些作物上“投鼠忌器”,如芸豆灰霉病,喷施药剂容易产生药害,造成损失。
    因此灰霉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措施,从多方面治理,以取得较好防治效果。
    (一)、农业防治
    1、选用抗病品种,培育壮苗。
    2、清洁棚室:将茄果、瓜类蔬菜的病花、叶、瓜、茎及时清除并带出田外烧掉或深埋,以减少菌源。韭菜每茬收割后,清理一次残株病叶,集中烧毁,减少病原菌。设施栽培要利用设施封闭性能好的特点,在暑季室内作物换茬时,采取水淹、火烧、熏蒸、高温闷室等技术措施,铲除室内土壤中残留病菌,净化土壤,力争室内无菌,杜绝病害的初次侵染。
    3、根据棚外天气情况,合理放风,降低棚内湿度;冬季大棚内灌水注意阴天不浇晴天浇,下午不浇上午浇,明水不浇暗水浇。
    4、增施有机肥,合理施用氮、磷、钾,控制氮肥用量。
    5、合理密植,保证通风透光。番茄栽培采用双垄覆膜、膜下滴水的栽培方式,除增加土壤温度外,还可明显降低棚内相对湿度,从而抑制灰霉病的发生与再侵染。对于草莓,应采取深沟高畦,实行满地膜覆盖,一般沟深0.35-0.40米,同时把地膜盖到畦沟两侧沟底,以减少果实与土壤接触发病,加快排水,减轻为害。疏除多余的蕾、花、果并适当摘除老叶,带出田外集中处理。
    6、与非茄果类蔬菜实行间隔2-3年的轮作换茬。
    (二)、化学防治
    1、防治适期。药剂防治适期,要在苗期和花果期这两个阶段,并交替使用多个种类或剂型的药剂,其技术要点是:①重视苗期防治。即在灰霉病发病第一个高峰前用药,宜早不宜迟。②强化花果期防治。即在灰霉病第二个高峰期(2月中旬-3月上旬,初花期开始),间隔7-10天(视农药品种而定)连续用药多次,保花保果。对于韭菜灰霉病,化学防治应抓住侵染适期,重点保护韭菜春季第二茬的第二、三刀及割后6-8天用药。
    2、适用药剂。选择绿亨5号(30%嘧霉·福美双悬浮剂)700-800倍液或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1000倍液或70%嘧霉胺水分散粒剂600-800倍液喷雾,病情严重可复配绿亨6号(50%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)1500倍液喷雾,交替轮换使用上述药剂,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。温室、大棚可结合使用15%腐霉利烟剂250~350克/亩烟熏。
 


网站地图